福鼎新聞網訊(吳倩雯)近日,有不少市民發現,桐山溪兩岸的慢道旁增設了多處非機動車停車位,原本無序停放在慢道和綠化帶上的車輛有了統一的“安身之所”,不再“霸道”。
近年來,桐山溪沿岸景觀不斷提升,前往桐山溪游玩、散步的群眾越來越多,停車需求也隨之增大。由于停車位緊張,部分群眾圖一己之便,直接將電動車、自行車等車輛停放在桐山溪兩岸的慢道上,造成慢道擁堵;更有甚者將車輛直接停放在綠化帶內,原本青翠蔥蘢的綠地被壓得稀疏枯黃、黃土裸露,“禿”然淪為“露天停車場”,嚴重影響城市文明形象。
為破解桐山溪兩岸慢道、綠化帶亂停車現象,福鼎市城市管理局因地制宜,將桐山溪兩岸的部分綠化帶改造為便民停車位,滿足群眾就近停車需求。
“我們選取了群眾停車需求較大的區域,在保留大型喬木的前提下,將一部分綠化帶改造成橘紅色透水混凝土路面,并在地面增加了停車標識,引導群眾規范停車。”福鼎市城市管理局執法大隊大隊長朱良征介紹,該局目前已完成桐山溪兩岸6個停車點位的建設,可容納約800輛非機動車停放。
增設停車位的同時,市城市管理局也針對占用慢道、綠化帶亂停車現象進行了集中整治。
9月21日下午,記者跟隨執法人員巡視桐山溪兩岸慢道時看到,增設停車位后,絕大部分群眾都能夠將車輛有序停放在停車線內,但仍有個別車主無視近在咫尺的停車位,將車輛直接停放在慢道上。
在巡邏過程中,執法人員將亂停放的車輛逐一挪進指定停車線內,并在車身粘貼“溫馨提示”貼紙,提醒車主規范停車。執法人員表示,對于違停嚴重的,將采取措施進行整治,并對車主進行宣傳教育,增強群眾規范停車的自覺性。
下一步,市城市管理局將繼續對轄區內非機動車停放需求較大的區域進行提升改造,合理施劃非機動車停放點,盡可能地滿足群眾的停車需求;對已劃有非機動車停放點的路段,持續加大巡查力度,規范停車秩序,進一步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
文明規范停車不僅體現了市民的個人素質,更體現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市城市管理局呼吁廣大市民,請文明停車、規范停車,共同愛護公共資源,守護城市“顏值”。